小麥的管理技術要點
摘要因苗制宜:高產田需要施用保花肥和拔節肥,而弱筋小麥應以拔節肥為主,不可施保花肥。清溝理墑:要及時清溝理墑,保證排水通暢,旱茬小麥春后要注意防旱。化學除草:強化“一噴三防”工作,控制雜草危害,加強病蟲害的防治。防御凍害:麥苗出現凍害要盡早追肥進行補救。防止倒伏:有倒伏風險的麥田,應強化控旺防倒。

一、因苗制宜,施好拔節肥
1、春季管理的重點首先是促進分蘗,可以使用發蔸快+硝銨磷30斤/畝。
2、然后是施好拔節肥,開春時要及時查苗,對返青時群體過小、穗數可能不足的麥苗以及脫力落黃嚴重麥田,提早施用拔節肥,以促進弱苗轉壯,爭取足穗。
3、對群體莖蘗數適宜的一、二類苗麥田,在葉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節間接近定長、第二節間伸長1~2cm、葉齡余數2.5左右時追施拔節肥,有利于培育壯稈大穗。

4、拔節肥一般可畝施尿素5~8公斤和三元高效復合肥(N、P2O5、K2O各15%)10~15公斤。
5、對群體過大,葉色未正常褪淡的麥田,拔節肥應適當推遲施用,要做到葉色不褪淡不施肥。
6、高產田還提倡施用保花肥,也叫孕穗肥,掌握在劍葉(旗葉)露出一半時施用,有顯著的增粒增重效果,一般可畝追施尿素5~8公斤。
7、但對弱筋小麥,施氮要前移,應以施用拔節肥為主,不宜追施保花肥。

二、清溝理墑,防漬防旱
1、麥苗在播種之后,要及時清溝理墑、疏通田內外溝系,保證排水暢通,要做到雨止田干、溝無積水。
2、淮北麥區,尤其旱茬小麥春后要注意防旱,要及時清理三溝,以利于中后期灌好拔節孕穗水。

三、適時進行化學除草
1、春季要根據雜草的長勢及時進行化學除草、控制雜草危害,要注意安全用藥、防止凍藥害。
2、要注意加強對于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如果出現了病蟲害要及時用藥。
3、白粉病、紋枯病主要是防止過遲防治,赤霉病關鍵是打藥時間要科學。
4、要突出強化“一噴三防”工作,結合病蟲防治進行藥肥混噴,可一噴多防、保綠防早衰、保粒增重。

四、防御凍害,及早補救
1、春發生凍害的風險較高,如果小麥發生了凍害,要在凍害發生后2~3天要及時調查幼穗的受凍程度,對于受凍死亡率超過10%的麥田盡早追肥。
2、幼穗凍死率10%~30%的麥田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凍死率30%~50%的麥田畝施尿素7~10公斤,凍死率50%以上的麥田畝施尿素12~15公斤,爭取小分蘗和高節位分蘗成穗,以挽回產量損失。

五、防止倒伏
1、對群體過大、有倒伏風險的麥田,應強化控旺防倒,要嚴格控制早春的施肥。
2、在拔節前鎮壓,旺苗要重鎮壓,一般鎮壓1次,控制效應在1周左右。
3、旺苗每隔10天左右壓1次,連續鎮壓2~3次,土壤過濕、有露水、封凍、鹽堿土等情況下不宜鎮壓。
4、拔節后的小麥不能鎮壓;化控,在倒5葉至倒4葉初葉面噴施生長抑制劑,可控旺防倒伏。
-
-
-
種小麥施臘肥有講究
- 在小麥越冬期間增施臘肥,既能補充基肥、苗肥的不足,又能保持和穩定小麥根部土壤溫度,通過冬季肥料緩慢分解被根系吸收,為小麥春發健長奠定基礎。臘肥以富含有機質、帶有溫熱性的肥料為主,如土雜肥、堆肥、廄肥、河泥、陳墻土、人畜糞尿等肥效穩而長的有機肥,適量配施化肥。一般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施用臘肥,在施肥適期
- 2015-05-22 14:23:00
-
-
-
-
河套小麥粉為啥那么貴?是低筋粉嗎?能做面包嗎?
- 一、河套小麥粉為啥那么貴1、河套地區的小麥主要是硬質小麥,磨出來的小麥粉面筋含量較多,延伸性和彈性較好,適合做饅頭和面包等食物,吃起來口感勁道,麥香味濃郁十足,同時河套地區緯度高,小麥是春小麥,生育周期短,產量低。2、一般真正優質的有機小麥,是需要采用“輪作”的農作物,也就是說需要2-
- 2020-06-22 16:54:29
-
-
-
-
小麥除草劑組合配方
- 一、小麥除草劑組合配方麥田選用除草劑時,要根據雜草種類,還有除草劑的殺草譜來選擇,如果麥田同時出現雙子葉雜草與單子葉雜草時,可以將幾種除草劑,按照適當的比例混合施用,從而擴大殺草譜,并提高防治效果。1、防治葎草、薺菜、麥家公、播娘蒿、離子草等闊葉雜草,可使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劑,每畝適宜用量為1克,或者10
- 2019-07-20 18:07:32
-
-
-
-
冬季麥田除草的最佳時間,小麥除野麥子最佳時間
- 一、冬季麥田除草的最佳時間1、可選擇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小麥幼苗長至4片葉的時候,這是麥田除草的較佳時間,這時大部分雜草剛出土,抗藥性比較差,防治效果較佳,1次施藥可基本控制全生育期的雜草,同時因施藥時間早、除草劑殘留少,對后茬作物影響也比較小。2、但在冬季低溫的時候使用除草劑,它的藥效明顯長于高溫時使
- 2020-04-01 17:39:01
-
-
-
-
小麥的種植技術
- 一、耕作與整地耕作整地可以使土碎地平,耕層松軟,干濕適宜,促進小麥苗全苗壯,保證地上部與地下部協調生長,所以是創造高產土壤條件的重要環節。具體方法,因旱地、水田以及不同前作而不同:(1)旱地小麥的整地要立足于逐年加深耕層,在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礎上,結合增施有機肥料,根據不同復種形式進行整地,如棉花、甘薯等,收獲
- 2022-06-20 17:03:59
-
-
-
-
種小麥三月份小麥病蟲害防治
- 3月份是我省小麥病蟲害春季防治的第一關鍵時期,發生的主要病蟲害有小麥紋枯病、麥蜘蛛、苗期蚜蟲等。尤其是偏重以上發生區的小麥紋枯病如防治不力,將對小麥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小麥紋枯病苗期發病時病斑延及莖桿,莖基部第一、二節間變黑至腐爛,導致植株死亡。小麥生長后期,莖桿發病嚴重的植株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或雖能抽出穗
- 2015-05-22 15:11:00
-
-
-
-
青稞和小麥的區別是什么?
- “青稞酒,酥油茶,會更加香甜,······”大概這就是大家對西藏,對青稞最深刻的印象。其實青稞不是西藏獨有的特產,青海、四川、云南皆有種植。青稞也叫裸大麥,和小麥同屬于禾本科,都有麥芒和麥穗等。青稞和小
- 2017-09-13 15:51:46
-
-
-
-
種小麥返青后要防全蝕病
- 小麥全蝕病又稱黑腳病,是一種典型的根部病害,在小麥全生育期均可發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莖基部1~2節。病害的發生輕重受多種因素影響。連作重茬發病重;小麥與夏玉米一年兩作多年連種,病害發生重;土壤肥力低,氮、磷、鉀比例失調,尤其是缺磷地塊發病重;春季多雨,土壤濕度大有利于發病。土壤處理小麥全蝕病發生重的地塊畝用5
- 2015-05-22 14:03:00
-
-
-
-
種冬小麥苗情弱如何管理
- 冬小麥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條件和栽培措施的影響,往往會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弱苗,對于苗情弱要對癥管理,現分別介紹如下:1.土壤干旱造成的弱苗多發生于底墑不足或透風跑墑的麥田,其特點是:分蘗出生慢,葉色灰綠,心葉短小,生長緩慢或停滯(群眾稱之為“縮心苗”),中下部葉片逐漸變黃干枯,根少而細。
- 2015-05-22 14:52:00
-
-
-
-
種小麥播種機使用10要點
- 小麥機播具有播種均勻、深淺一致、行距穩定、覆土良好、節省種子、工作效率高等特點。正確使用播種機應注意掌握以下10要點:進田作業前的保養要清理播種箱內的雜物和開溝器上的纏草、泥土,確保狀態良好,并對拖拉機及播種機的各傳動、轉動部位,按說明書的要求加注潤滑油,尤其是每次作業前要注意傳動鏈條潤滑和張緊情況以及播種機
- 2015-05-22 13:46:00
-
- · 種小麥返青期如何看苗施肥
- · 小麥粉是低筋面粉嗎?
- · 秋天麥子成熟的季節
- · 小麥什么時間追施尿素
- · 小麥春季追肥方法
- · 小麥苗怎么吃 小麥醬的制作方法
- · 種晚播小麥高產有技巧
- · 種冬小麥配方施肥的肥料品種選擇
- · 小麥什么時間澆返青水
- · 種小麥中后期管理須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