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菜的種植方法和時間,采收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摘要浸種催芽:選豐產優質、抗病性及抗逆性強的種子,播種前放冷水中3-4小時,再放入10%磷酸三鈉中20分鐘后洗凈催芽。整地播種:選肥沃、保水保肥能力較強的偏堿性沙塊土壤,種子上覆蓋一層薄土,保持土壤濕潤。管理:合理間苗,定期澆水,科學追肥,積極除草。適時采收:植株外葉和心葉平齊時采收,不宜過早或過晚。

貢菜的種植時間
貢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在每年清明節前后或立秋后的第十天左右種植。貢菜的外表光澤亮麗,口感較好,且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在我國是一種高檔脫水蔬菜,因在我國清朝時層進攻為乾隆,被乾隆大贊,之后便每年上貢,因而得名貢菜。

貢菜的種植方法
1、浸種催芽
挑選豐產優質、抗病性、抗逆性強的貢菜種子,在播種前將貢菜種子放在冷水中浸泡3-4小時,再將其放在10%的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20分鐘,撈出后用清水清洗干凈后進行催芽。貢菜發芽的最適溫度為15-20℃,將經過消毒處理后的種子用紗布包好,放進15-20℃的恒溫箱中,每天清洗一次,一般3天左右種子露白之后便可以進行播種。

2、整地播種
貢菜對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其生長能力較強,最好選擇肥沃、保水保肥能力較強的偏堿性沙塊土壤種植,以提高貢菜的產量和品質。選好合適的土地后,仔細檢查有無殘留的農藥或除草劑,若發現要及時清洗干凈,以避免貢菜產生藥害。進行中耕整地、施肥工作,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貢菜發病率,在土地上按照合理的種植密度挖好種植穴,將種植放進穴中,種子上覆蓋一層薄土,再撒一些水,保持土壤濕潤。

3、日常管理
貢菜的種子較小,頂土能力較差,出苗速度較慢,要確保畦面潮濕,以利于出苗,一般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確保土壤濕潤,并在上方覆蓋一層稻草保濕,待種植出苗后,及時將稻草拿走,待子葉平展時,進行第一次間苗,株間距控制在3-6cm為宜,待幼苗有3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株行距控制在15-18cm;幼苗有3-6片真葉時進行定苗,苗距控制在20-25cm見方,種植密度控制在2-2.3萬株/畝。定苗后定期澆水,進行追肥、除草工作,以確保貢菜生長發育。

4、適時采收
為確保貢菜的品質,要適時采收。如果采收時間過早,會影響產量,若采收過遲,則容易形成空心,粗纖維增加,致使品質下降。一般采收貢菜的時間以貢菜植株外葉和心葉平齊為佳,但由于地區不同,因此采收時間最好根據種植地區進行調整決定。
-
-
-
貢菜種植技術,宜選肥力足偏堿性的沙質土壤
- 貢菜種植首選偏堿性、肥力足,保水保肥能力強的沙質土壤,種植地選好后,結合中耕施肥,增強通透性,立秋后即可合理安排密度挖穴播種。播種前需要催芽,對種子進行低溫處理,先將其放入冷水浸泡一定時間后每天撈出澆一次冷水、遮陽,等其發芽,種植時需澆足水,每天都要保證土壤濕潤,等出苗后定期中耕除草,及時追肥。1、選地整地貢
- 2019-03-17 15:4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