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飼養大全
野鴨是水鳥的典型代表,適應性強、食性廣、耐粗飼、容易飼養的特禽。在良好的營養與飼養管理下,生長速度快,飼料報酬高,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野鴨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野鴨飼養方法
一、野鴨的生產性能
野鴨是由天然野鴨馴化而來,是一新型的養殖品種,其抗病力強生產性能優良,商品鴨10周齡活重1150~1300克,料肉比為4.5~5:1,12周齡活重為1300~1450克,料肉比5~5.7:1,12周齡成活率可達96~98%。
二、飼養管理
1.育雛
(1)采用網箱平養育雛方法,網箱底用40~60厘米支架架起。
(2)溫度,前一周為33~30℃,以后每周降2~3℃至脫溫。
(3)濕度。保持在60%~65%。
(4)光照,1~3日齡保持24小時光照,以后保持在18小時。
(5)密度。每平方米密度為:1周齡20-30只,2周齡15-20只,3周齡10-15只,4周齡6-10只,后期3~4只。
(6)喂料。1日齡9克,2日齡13克,3日齡18克,4日齡22克,5日齡24克,6日齡26克,7日齡28克,2周齡44克/只.天。
2.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育成期指15日到84日齡屠宰上市這段時間,此間商品鴨耗料7~7.5公斤。管理上可轉入育成舍飼養,采取地面墊草形式育成。墊草必須干燥、柔軟,并定期更換,飼料要保持營養全價,飼料中加入適量的青干草粉,以保證飼料中的粗纖維含量,促進仔鴨消化器官的發育維持下沉的消化機能。
綠頭野鴨在71~84日齡為換羽期,此階段若管理不善,會導致商品鴨生長停滯,影響上市日齡及屠體質量,因此不能放松管理。首先要保證鴨舍溫度變化不大,一般控制在13~24℃,其次,要保證日糧中蛋白質含量,尤其是蛋白中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再次要保證與羽毛生長的有關金屬離子濃度,如銅、鋅、錳、鐵等。
隨著日齡的增長及換羽的完成,野鴨的習翔逃竄特性越來越明顯,因此鴨舍及室外運動場要用尼龍網等罩嚴,防止野鴨外逃。
野鴨飼養管理技術
(一)雛野鴨飼養管理雛野鴨是指出殼后1~40日齡的幼鴨。雛野鴨絨毛稀少,體質較弱,體溫調節能力差,對外界溫度變化較敏感,需要進行人工保溫。雛野鴨的消化器官不健全、消化能力差,生長速度快,初生重約35克,10日齡達100克,20日齡達200克以上,40日齡可達750克。針對其生理特點,結合野鴨的生活習性,在雛野鴨飼養管理方面應抓好如下工作。
1.保溫。
保溫工作是野鴨育雛工作成敗的關鍵。其中0~14日齡的雛野鴨對溫度較敏感。因此,需要進入育雛舍給予保溫:1~3日齡34~33℃,4~7日齡32~31℃,8~14日齡30~29℃,15~20日齡28~27℃。要防止賊風。天氣較冷時,育雛保溫的時間相應要延長幾天。在整個保溫育雛階段,晝夜應有專人值班飼養,防止溫度忽高忽低,嚴防雛野鴨打堆擠壓,因雛野鴨有相互靠睡的習慣,發現扎堆要及時分散,避免扎堆互相壓死。
2.分群。
3.育雛時將強弱大小不同的雛野鴨群分開飼養,既可防止強欺弱、大欺小,確保鴨群的均衡生長,又便于對弱小雛給予特殊照顧。育雛應采用隔欄小群飼養,以50只雛野鴨一群為宜。隨著日齡增長,再將鴨群逐漸合并,進行大群飼養,以符合野鴨喜群棲的特性,從而減少飼養管理的工作量。
要注意育雛密度。育雛前期的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20~25只為宜,后期降至15~20只,以免雛野鴨因擠壓而致死,并可克服鴨群內不同個體之間生長的不均衡性。
3.飼喂。
一般采用先飲水后開食的方法。雛野鴨出殼后,24小時內飲水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雛野鴨在孵化過程中,體內水分散發較多,剛出殼的雛野鴨必須適時補充水分,這不僅有利于維持雛野鴨體內的水分平衡,而且有利于胎糞的排除。在野鴨育雛階段,要充分供應清潔的飲水,確保不斷水。飲水器不宜太大,邊緣不宜過高過深,防止雛野鴨淹死或打濕羽毛后形成扎堆擠壓損傷。當雛野鴨有攝食要求時就可開食,喂米飯,按500克/200只,需將米飯用水浸一下去掉粘性。第2天1千克米飯拌入50克豆餅,第3天仍是1千克米飯摻入約占1/3的配合飼料,以后逐漸增加配合飼料,完成換食過程。喂飼方法為少喂多餐,每隔2~3小時喂1次,每次飼料投放以吃完不剩,全群都能吃到為宜。7日齡后可喂些青綠飼料和動物性飼料,隨日齡增加,每天喂料次數減少,保持育雛后期每天4次喂料。
4.放水。
野鴨有喜水的生活習性,應適時放水。剛出殼的雛野鴨不能放水,但待其羽毛干后,可給其身體噴細霧水,以便雛野鴨自己整理羽毛。由雌鴨孵出的綠頭鴨雛在出殼后的第3天,即可由雌鴨帶領下水戲耍;家雞代孵的雛野鴨可推遲幾天下水。人工孵化的雛野鴨應在10日齡適時放水,使之有一個適應和鍛煉的過程。
放水方法:將雛野鴨放在育雛室內的小水池或淺盆內戲水,每次下水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為3~5分鐘,但放水次數可由每天1次逐漸增加。雛野鴨初次放水一定要注意看護,以防溺水死亡。雛野鴨25日齡開始,可選擇晴天上午10時以后放出至鴨坪和水上運動場內進行適應性鍛煉,30日齡后則讓雛野鴨在鴨坪和水里自由活動,以滿足其野性喜水的需要。雛野鴨每次放水后,須待其理干羽毛后才能趕入棚舍內,以免弄濕墊料。
5.其他。
(一)保持鴨舍清潔干燥,空氣新鮮,勤清糞便、勤換墊草是保證雛野鴨健康生長的必要措施。同時搞好衛生防疫,隨時做好消毒工作,用具及舍內地面每10天左右用20%的石灰水或2%的燒堿消毒1次,以防各種疾病的發生。雨季要特別注意曲霉菌病。此外,嚴防獸害,諸如黃鼠狼、家鼠、田鼠、野貓。
(二)育成野鴨飼養管理育成野鴨是指40~80日齡的鴨。野鴨的育成階段主要長羽毛、肌肉和骨骼,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平均每只鴨每天增重量最大。至40日齡身上羽毛基本生長完成,僅頭后還留有一點絨毛。在良好的營養和管理水平下,60日齡即可達體重增長的最高峰。
1.分群。
野鴨由育雛階段轉入育成階段之前,應進行一次挑選,按體質強弱和體型大小分群,淘汰極個別的嚴重病殘個體。進行強弱大小分群飼養和管理,可促使同一群體內個體間的平衡生長,否則,個體之間的差異會逐漸增大,既給飼養管理造成困難,也使飼料浪費,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和經濟效益降低。
2.飼喂。
3.這個階段的野鴨生長快,耗料多,需要豐富的營養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因此,每天飼喂3次,粉料需要加水拌濕飼喂,并配好清潔飲水,以防搶食飼料而嗆死。每天每只野鴨的耗料量可參考用“日齡+10=日料量(克/只)”確定基數,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增減。該階段野鴨食欲和消化能力顯著增加,耐粗飼,可減少谷類和動物性飼料等精飼料,適當增加糠麩類、水草和青綠飼料,以適應其野生狀態的食性,但不能缺少礦物質和維生素。尤其是在40~60日齡,應實行限制飼喂,即適當減少蛋白質和能量飼料,增加糠麩、水草和青料等粗飼料,這樣可使鴨野性發作推遲和減輕,既減少了由此造成的損失,又可節約飼料。否則,野鴨體內脂肪迅速積累,激發其飛翔野性,即群眾所指的“吵棚”。“吵棚”的主要表現為鴨群神經質,擾動不安,似無饑餓感,采食銳減,每天約減采食量的60%~70%,致使體重下降。如果發生應激,也可激發“吵棚”。
育成階段飼料要多次改變,但應逐漸進行,切忌突然改變飼料。
野鴨最好堅持戶外飼喂,以保持鴨舍清潔衛生。一般每天飼喂3~4次,投喂量一定要保證每只鴨都能吃到食,而又無剩料。如果放牧飼養,則在每天放牧前將鴨喂半飽,盡量延長放牧時間,使其吃到更多食物。放牧后,根據采食情況,決定是否補飼和補飼量。
3.育肥。
野鴨一般在65日齡前后填飼育肥,就是人為地強迫野鴨吞食大量的高能量飼料,使其在短期內迅速長肉和積蓄脂肪。一般經過15天左右的填飼,至80日齡前后,平均體重1千克以上就可上市銷售。填喂方法:用填鴨飼料配方,將配合飼料中加適量開水調成面團狀,也可搓成小丸狀。填喂時輕輕將鴨子捉住,用兩腿夾住鴨體下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野鴨的上腭,中指壓住舌的前部,其余2指托住下嘴殼,右手取飼料填入鴨嘴,直到填飽為止。每天填喂4次,白天2次、夜晚2次。填飼的最初幾天不要喂得太飽,以防造成食滯,待野鴨習慣后,再逐日增加飼量。填飼后,要確保充足的飲水,每天除保證育肥鴨半小時的水浴時間外,盡量減少運動。
4.管理。
野鴨在育成期的飼養密度按10~15只/平方米為宜。此階段綠頭野鴨易飼養,對經常入舍進行喂養的飼養員熟悉且溫馴,常常追隨求食。如果群體數量大,應隨時保持舍內干燥。育成野鴨采食量較大,糞便增多,要及時沖洗,以保持群體生活的干凈環境。其次要注意天氣溫度的突然變化,育成前期要考慮有保溫的應急處理,如增設塑料編制布、草墊鋪地等措施,以防野鴨受寒,造成損失。夏天要讓野鴨充分洗浴降溫,在運動場內搭成陰棚防暑。此外,堅持每日工作程序,進行除糞、清潔、消毒工作,觀察野鴨生長發育、飲水、采食量變化,糞便顏色及形狀,做好各項生產記錄等。
-
-
-
野鴨蛋的營養價值與功效作用
- 野鴨蛋,顧名思義,就是野鴨下的蛋。和土雞下的蛋一樣,野鴨蛋的營養價值不容小覷。有一點估計大家都不知道,其實野鴨蛋比雞蛋還要小,蛋殼呈青色,像個小家碧玉的姑娘。看著小編說了這么多,是不是很心動,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度的了解一下野鴨蛋。野鴨蛋的營養價值與功效作用野鴨蛋營養豐富,可與雞蛋媲美,鴨蛋含有蛋白質、磷脂、維生
- 2017-07-24 16:59:55
-
-
-
-
2017養野鴨賺錢嗎?2017野鴨養殖前景及市場價格行情分析
- 狹義的野鴨系指綠頭鴨,別名為大綠頭、大紅腿鴨、大麻鴨等。最常見的大型野鴨、也是除番鴨以外的所有家鴨的祖先。野鴨具有適應粗放的飼養環境,生長速度較快,成活率較高的優點,養在竹木簡易棚舍中,一個月存活率高野鴨 綠頭鴨達98%,種野鴨也較早熟,最早164日齡可見蛋。年產蛋100個左右,以全年來計產量上半年
- 2017-01-13 20:36:42
-
-
-
-
養野鴨的利潤
- 綠頭野鴨在我國東北、新疆、甘肅、青海、江蘇、浙江等地區都有分布。由綠頭野鴨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當前飼養綠頭野鴨的人越來越多,它既適于個體戶養殖,又可采用集約化生產。發展特色水禽養殖業,將使中國家禽業更具有競爭優勢,同時為廣大農民尋找出一條致富路。1.目前被市場看好的野鴨品種綠頭鴨,個體肥大,瘦肉率高,含脂率低
- 2015-06-22 15:19:00
-
-
-
-
養殖綠頭野鴨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 育成期主要是指從育雛期結束(15天)到84日齡屠宰上市這段時間。據其生長規律,可將此期分為三個階段,即:生長前期(16~35天)、生長后期(36~70天),維持期(71~84天)。育成期每只商品鴨大約耗料7~7.5公斤。1.生長前期本期是綠頭鴨體重增長的關鍵時期,該期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終產的生產成績。春末
- 2015-04-30 15:59:00
-
-
-
-
養殖野鴨的經濟效益分析
- 綠頭野鴨俗稱家馴野鴨,在安徽省產地叫媒鴨,(因當地老百姓用它來誘捕野鴨用來作媒而由此得名),是由野生綠頭鴨經人工馴化、馴養、雜交或導入一些家鴨血統而育成的。A、經濟價值:綠頭野鴨是多用型的珍禽品種,積肉佳、味美、觀賞、藥用于一體,含有人體多種必需的氨基酸及鈣、鉀、鈉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含量達23.8%。羽
- 2015-04-12 00:18:00
-
-
-
-
野鴨蛋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野鴨蛋的營養價值
- 蛋類食品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食用到的一種,蛋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適當的食用一些對人們的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不過蛋的種類非常多,來自于不同動物,如我們熟知的雞、鴨、鵝等等。野鴨蛋是鴨蛋中的一種,那這種蛋對人們健康又有哪些好處呢?野鴨蛋功效與作用及禁忌1、清肺去熱野鴨蛋性涼,味甘,歸肺、脾經,有滋陰清肺、補心祛熱、生
- 2018-07-02 17:10:42
-
-
-
-
野鴨吃什么食物 野鴨會飛嗎
- 說到野鴨,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野鴨是一種十分珍貴的珍禽,與我們平時見的鴨子不僅外表不同,而且口感及營養價值也大不同相同。不過野鴨一般在野外,很難捕捉到,不過現在也已被養殖,那么大家知道野鴨一般吃什么食物嗎?野鴨能飛嗎?野鴨吃什么食物野鴨是水鳥的典型代表,屬鳥綱,雁形,鴨科數量和種類非常多,它食用價值高,
- 2018-07-03 16:58:53
-
-
-
-
野鴨蛋為什么不能撿 野鴨蛋怎么孵化
- 野鴨蛋就是野鴨生下來的蛋,野鴨蛋在養至野鴨的地方是能隨處看見的,但是一般人們都不會去撿,這個是為什么呢?很多人在養殖野鴨的時候關于它的孵化技巧并不是很清楚,其實這里面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野鴨蛋為什么不能撿野鴨蛋一般都是鴨媽媽留下來用來孵化下一代的,在有的地方是名為規定不能撿的,如
- 2018-07-03 15:37:45
-
-
-
-
養1000只野鴨能賺多少錢?養野鴨的成本和利潤
- 鴨子想必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吧,在鄉下基本上很多人家都會養鴨子,有的養了就是為了自己吃,有的養了可以適當的賣點錢,但是野鴨和我們平時養的家鴨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養野鴨的相關信息!養野鴨賺錢嗎綠頭野鴨在我國東北、新疆、甘肅、青海、江蘇、浙江等地區都有分布。由綠頭野鴨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當前
- 2017-03-27 16:46:46
-
-
-
-
養野鴨賺錢嗎?養野鴨利潤怎樣?
- 野鴨是水鳥的典型代表,野鴨是綠頭鴨在北半球的俗名。野鴨屬鳥綱、雁形目、鴨科;其數量非常多,是多種野生鴨類的通俗名稱,有十余個種類。狹義的野鴨系指綠頭鴨,別名為大綠頭、大紅腿鴨、大麻鴨等,是最常見的大型野鴨、也是除番鴨以外的所有家鴨的祖先,是目前開展人工馴養的主要對象。那么養野鴨賺錢嗎?養野鴨利潤怎樣?綠頭野鴨
- 2015-07-12 19:23:00
-
- · 野鴨怎么抓?
- · 2018養野鴨賺錢嗎?野鴨養殖的利潤與投資成
- · 野鴨苗市場價格多少錢一只 野鴨養殖技術
- · 野鴨疫苗接種方法和注意事項
- · 野鴨青年期的飼養要點
- · 野鴨是國家保護動物嗎 野鴨屬于幾級保護動物
- · 野鴨蛋怎么吃 野鴨蛋孕婦、小孩能吃嗎
- · 淺析綠頭野鴨的高效育肥
- · 野鴨流行性感冒原理和防治
- · 野鴨的冬季養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