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黃芪走俏將入高價期
黃芪是著名的滋補中藥材,其性溫味甘,歸肺脾經、為補氣諸藥之最。被廣泛應用于臨床配伍或日常保健,位列40種大宗藥材品種的前十名。以黃芪為原料 生產的中成藥達200多種,有蜜丸、水丸、膠囊、片劑、煎膏、酒制品等多種劑型,其中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安神養心丸、消渴丸等均是應用歷史悠久的補 益良藥,近年對黃芪的研究又有了新突破,黃芪煎劑、黃芪注射液靜脈滴注可使血壓顯著下降,對心血管有明顯的擴張作用,故黃芪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加之勢,年需 量大約在20000~25000噸左右。外貿出口除傳統的日本、南韓、東南亞各國外,近年歐美對黃芪的進口也逐漸擴大。根據1981年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統 計,我國野生黃芪資源蘊藏量為46000噸,年需求量為6000噸,經過20多年的發展,需求量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黃芪原產于甘肅、陜西、四川、山西等地,但因產地不同,黃芪的生物形態差別較大。同時黃芪的產地遷移比較頻繁,明朝《救荒本草》認為:古代黃芪的產地,有 從甘肅、四川向陜西、山西過渡的情況,至清代時黃芪的道地產區已移至山西、內蒙古。甘肅省隴西縣傳統上是我國黃芪的地道產區,黃芪生產歷史悠久,品質優 良。梁代藥學家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稱:“黃芪第一出隴西(甘肅東南部)、洮陽(甘肅臨潭)……次用黑水(四川北部黑水縣)、宕縣(甘肅省)……又有 暨陵(四川北部)、白水者”。
經過近兩千年的歷史變遷,自1996~1997年價格升高以后,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受高價刺激,甘肅隴西等地從內 蒙、陜北引進種植內蒙黃芪,由于當地氣候、土壤條件好,生產的黃芪產量高、質量好,暢銷國內外市場,面積發展極為迅速,從主產地隴西首陽、渭源連峰迅速擴 大到定西市南部各縣區和隴東、河西等地,到2002年已形成年種植20多萬畝的生產規模,以隴西為中心的甘肅取代內蒙、陜西、山西、山東等地,再次成為黃 芪的最大產區。隴西因所產黃芪質優量大,被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黃芪之鄉”。

雖然獲得了“黃芪之鄉”美譽,但隴西的黃芪卻和其他的藥材一樣,出現了效益滑坡,從2001年開始的5年時間里長期處于產大于銷的艱難境地,同時,由于出 口未見增長,制藥企業GMP認證、藥材市場銷售疲軟、多數藥材處于低谷,“人氣”低落,黃芪也因此價落谷底,藥農種植黃芪虧本嚴重叫苦不迭,當地政府和信 息機構也加強信息宣傳咨詢,引導痛下決心縮減種植面積,本人也先后發表了《黃芪一族價落何方》、《黃芪——爬坡征途路漫漫》等文章在縣內外媒體上進行宣傳 引導。
在政府宏觀調控、信息界廣泛宣傳和種植效益下降等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黃芪面積從2003年開始逐年調減,2004年國家實行糧食直補政策,同時 受非典影響,藥材價格進一步下滑,黃芪的種植面積再次大幅度減少。2005年初,黃芪價格跌到最低點,種植面積也減少到近年來的最小,隴西全縣種植面積僅 3萬畝,甘肅全省不足10萬畝,比2002年減少50%以上。由于種植效益差、種苗價格低、種子爛市,2004年農民把種子田全部挖掉,2005年所產種 苗留一部分被飲片廠低價收去切成了飲片,大部分倒在田邊路旁爛掉,只有極少部分栽到了地里。據調查,由于多年價低,種植虧本,農民種植積極性大減,從而造 成黃芪種子難銷,在地的黃芪很少有人再愿意留種, 2004、2005年黃芪留種的面積較2003年至少減少了八成以上,今年黃芪種子基本絕收,種苗育苗面積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新產區的大多數藥農采取絕 育措施,老產區的藥農也只保留了自己所需的面積,極少有人把種苗繁育作為產業去經營,致使明年的黃芪種苗供求形勢嚴峻,黃芪生長周期需經三年,一年留種, 一年育苗,一年移栽,種苗的大幅度減少,必然使種植面積繼續減少。

據初步調查,2005年甘肅黃芪的種植面積為:隴西3萬畝,其中首陽5000畝,雙泉4000畝,柯寨3000畝,碧巖4000畝,馬河4000畝,福星 5000畝,菜子3000畝,其他2000畝;渭源2萬畝,其中連峰5000畝,北寨3000畝,鍬峪3000畝,新寨3000畝,路原3000畝,會川 1000畝,大安3000畝,其他1000畝;岷縣因屬新產區,黃芪產量高、病蟲害少,近年發展迅速,面積約2萬畝,其中梅川4000畝,西寨3000 畝,清水2000畝,茶埠3000畝,十里3000畝,其他1000畝;河西絕種;隴東、隴南2~3萬畝。
由于長期價低和受糧、面、油價格全面上漲因素影響,加上黃芪產地由于多年重茬種植,種質退化、病蟲害嚴重,產地遷移,原來種植的地塊很多已經不能種植,造 成面積不斷萎縮,今年黃芪種植面積較2003年減少近半。另外,受氣候變化的影響,今年黃芪主產地甘肅隴西等地降水偏多、光照偏少、氣溫偏低,從而造成今 年黃芪生長發育不好,各產區普遍反映黃芪條細小,質地較輕,產量不如往年且折干率低,估計今年畝產量比正常年景減少40%左右,今年總產量約為1.5萬噸 左右。據了解,另一主產地內蒙赤峰等地由于多年種植,產量、效益不高,土壤條件惡化,早已放棄種植,今年黃芪的在地面積較往年減少了六成之多,已基本放棄 了產地優勢。陜北、寧夏、山東、黑龍江等地只是零星種植,對市場基本沒有影響。

據權威人士估計,目前黃芪全國的庫存約為3.5萬噸左右,2005年產新量1.5萬噸,總量為5萬噸左右,約為全國一年半的用量。后半年,是黃芪的用藥旺 季,12月份每天從隴西發往全國各地的黃芪約15車300噸左右。因此,2006年黃芪將出現供求平衡,價格穩步上升,后年將出現較大缺口,黃芪——終于 可以迎來新一輪的輝煌。
-
-
-
黃芪生脈飲的功效與作用
- 黃芪生脈飲是一種中藥飲品,目前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售賣它。黃琪生脈飲里面含有很多的中藥成分,食用它有增強體質的好處。因其功效性和藥用性強,目前在市場上非常受消費者的喜歡。黃芪生脈飲的功效與作用1、黃芪生脈飲的主要成分是中藥黃芪、黨參等,中醫理論認為這些藥物對于人體有補氣的功效,有助于改善低血壓、虛勞咳嗽等癥狀。
- 2018-02-09 13:45:40
-
-
-
-
黃芪補腎嗎 黃芪對男人的好處是什么
-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在生活中很是常見。黃芪有著很高的食用功效,所以非常受消費者的喜歡。因為黃芪食用人群比較廣,隨男女都有一定的好處,所以有一些人認為黃芪有補腎的功效,事實真的如此嗎?黃芪補腎嗎黃芪在補腎上面的功效并不是很明顯。黃芪的功效: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
- 2018-02-10 10:36:24
-
-
-
-
黃芩種植技術 黃芩產地在哪里
-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它的外形和樹根比較類似,拿起來聞一下,有一股淡淡的中藥味。黃芪的功效作用很多,目前在市場上面非常受歡迎。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想要種植它,那么首先就要了解它的種植技術。黃芩種植技術一、黃芩種植。播種分種子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式。1、種子直播:①播種期在土壤水分有保障的情況下,播種以4月中旬前后
- 2018-02-26 15:20:42
-
-
-
-
黃芪種植前景
- 黃芪我想很多人都應該聽過它的名字,它是一種比較普通的中藥,中藥在我國已經是根深蒂固了,我們都知道西藥見效快,副作用大,但是中藥副作用小,但是療效要稍微慢一點。什么是黃芪黃芪為常用中藥。原植物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均以干燥的根入藥。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瘡等功效,主治表虛自汗、脫肛、子宮脫垂、慢性
- 2014-07-29 17:41:00
-
-
-
-
黃芪紅棗枸杞茶的功效與作用
- 黃芪補中益氣、紅棗補血養顏、枸杞補腎抗衰老。三者放到一起煮出來的茶,不僅色澤黃亮,而且味道也很香甜。往里面加入玫瑰、菊花、金銀花等還能讓茶的顏色更加靚麗,此外也能中和掉黃芪和枸杞的熱性。黃芪紅棗枸杞茶的功效與作用1、強壯身體科學家曾經做過時間,讓動物服用黃芪水。結果發現,服用黃芪水之后的動物,體重增長比沒有服
- 2017-10-18 15:38:21
-
-
-
-
黃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黃芪食用禁忌
- 所謂是藥三分毒,黃芪作為一種藥材,雖然能夠在適當的時候治病救人,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也能害人,所以對于藥材的性狀和宜忌是值得每一個關注的。這樣才能夠幫助我們在合適的情況下救人,也能避免無意中害人的情況。黃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1、黃芪+南杏仁:身體不適。2、黃芪+玄參:功能相克。3、黃芪+杏仁:身體不適。黃芪食用禁忌
- 2018-02-08 16:54:04
-
-
-
-
黃芪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 黃芪是一種補齊提神的佳品,對于一般人家來說,家中常備一些黃芪是有好處的,早上一杯黃芪水能夠很好的提升一天的元氣。黃芪水雖好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喝的,了解它的用途以及使用注意事項是十分有必要的。黃芪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黃芪不僅僅可以作為一味中藥材進行治病,同時還可以在飲食中添加作為一種食材。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保
- 2018-02-08 16:46:39
-
-
-
-
2015種黃芪賺錢嗎?2015黃芪種植前景及市場價格分析
-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保健意識增強。黃芪就是常用的一味,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黃芪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那么黃芪近期的行情如何,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2015黃芪種植前景及市場價格分析黃芪,又名綿芪、血參、百本等,多年生草本,產自內蒙古、山西、甘肅、
- 2015-02-25 15:28:00
-
-
-
-
2017種黃芪賺錢嗎?2017種黃芪前景及市場價格行情分析
- 黃芪,又名綿芪、血參、百本等,多年生草本,產自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北。生于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國各地多有栽培,為常用
- 2017-03-21 18:11:01
-
-
-
-
黃芪種植效益
- 黃芪是我國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藥,我國是一個擁有好幾千中藥文化的歷史大國,因此中藥在我國的種植還是比較普遍的,我們都知道一句話“中藥好、西藥快”,中藥對人體的副作用和傷害要比西藥少很多,這也是中藥為什么能一直延續到今的緣故。黃芪種植效益 黃芪為唇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山茶跟、土
- 2014-07-29 17:31:00
-
- · 黃芪桂枝五物湯功效與作用
- · 生黃芪和炙黃芪的區別是什么 生黃芪和炙黃芪哪
- · 黃芪施肥方法技術
- · 適合農村種植的藥材品種
- ·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黃芩怎么吃
- · 什么人不能吃黃芪 黃芪有副作用
- · 種黃芪的最佳環境
- · 黃芪市場價格多少錢一斤
- · 黃芪種子什么時候發芽出苗比較好?
- · 當歸黃芪烏雞湯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