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小麥冬前壯苗
只有培育出冬前壯苗,才能保證來年小麥穗大粒多粒重,高產豐收。

小麥冬前壯苗的標準是:冬前主莖長出7-8片葉,單株分蘗7-8個,次生根8-9條,一般麥田的畝莖數,為來年成穗數的1.5-2倍;豐產田為1.2-1.5倍。
小麥冬前要達到上述壯苗標準,必須抓好以下管理措施:及早查苗補苗,適時間苗、疏苗、小麥出苗后應及時對缺苗斷壟的麥田查苗、補苗。為了使補種的麥田與早播的大苗減少差距;補種前,可按1公斤種子1公斤水的比例浸種一天,撈出晾1-2小時后補種;如補種偏晚,種子要進行催芽,這樣可早出苗2-3天;如果時間太晚,已不能補種的麥田,可結合間苗,疏苗進行補栽。移栽要栽大苗、壯苗,栽深以不埋心葉為宜,栽后壓實、澆水、覆土;間苗、疏苗能保證苗勻苗壯。因此,對群體過大的麥田及一般麥田的“疙瘩苗”要及早進行間苗、疏苗。因地、因苗追施苗肥和冬肥 冬前結合澆水,因地、因苗追施苗肥、冬肥,對促進苗壯、保護麥苗安全越冬,鞏固年前分蘗,具有重要作用。對旱薄地麥田或苗勢較弱的一般麥田,要在三葉期早追苗肥,畝可追施標準氮肥15-20公斤;地力較肥、苗子較壯的麥田,可在立冬至小雪間結合澆冬水施冬肥,每畝追施標準氮肥10-15公斤;對缺磷、鉀的地塊,也可追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20公斤;也可以在麥田撒施土雜肥2000-3000公斤,或者澆人糞尿500-600公斤。但積雪的麥田和鹽地不能澆尿;高產麥田,地肥、苗壯、蘗足,一般不需追肥,以防群體生長過旺而造成后期倒伏。看麥田墑情,適時澆好冬前水 冬前水,主要是指分蘗的弱麥田或低洼地,冬季土壤含水量高于15%時,可不澆水;如果土墑干旱,含水量低于15%以下的麥田,則要澆冬水。澆水的時間以日平均氣溫6-4度,立冬至小雪的半個月內最適宜。劃鋤、砘壓、培土、保墑防寒 小麥在冬前要注意劃鋤,劃鋤能提高土壤耕層的含水量,提高土壤溫度,促進麥苗健壯生長,劃鋤要掌握時機,即麥田澆水或雨后,土壤表土“放白”或有“花斑”時進行。對旺長的麥田要深劃鋤10-12厘米,以起到抑蘗防倒作用。冬前,對麥田砘壓1-2遍很有好處。
一是能減少水分蒸發,深冬還能防止寒風侵襲。
二是能使土壤密結,加強毛細管的作用,提高土壤表層水分,有機扎根、盤墩。
三是能抑制過旺麥田的旺長。但土壤濕和鹽地麥田則不能砘壓,以免引起土壤板結或反鹽(堿)。砘壓應選擇晴天的上午10點以后、下午4點以前進行。冬前麥田培土的作用,主要是增強小麥的抗旱、抗寒能力,并有抑蘗,促大蘗和培根防倒的作用。方法是,結合中耕,用鋤向麥根部壅土,但要掌握壅土的厚度,以不埋住大蘗為準。
-
-
-
青稞和小麥的區別是什么?
- “青稞酒,酥油茶,會更加香甜,······”大概這就是大家對西藏,對青稞最深刻的印象。其實青稞不是西藏獨有的特產,青海、四川、云南皆有種植。青稞也叫裸大麥,和小麥同屬于禾本科,都有麥芒和麥穗等。青稞和小
- 2017-09-13 15:51:46
-
-
-
-
種小麥白粉病的防治
- 近年來,隨著麥田肥水條件的改善及高產田群體密度加大,小麥白粉病發病逐年加重。白粉病菌寄生小麥后,植株呼吸作用提高,蒸騰強度增加,光合效率降低,嚴重影響了小麥的正常生長發育,小麥葉片早枯,分孽和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造成減產。據調查,小麥受白粉病危害,嚴重田塊可減產20%~30%。癥狀:小麥白粉病主要發生于葉
- 2015-05-22 15:16:00
-
-
-
-
種小麥孕穗期可撒藥土防治吸漿蟲
- 小麥吸漿蟲以老熟幼蟲在深層土壤中結圓繭越冬,并且可以休眠多年,春季當10厘米土溫上升到7℃左右時,也就是小麥拔節期開始破繭和向土壤表層移動,4月中旬小麥進入孕穗期,幼蟲陸續在3厘米表土層中做土室化蛹。蛹期一般8~12天。4月下旬,成蟲羽化后先在地表活動,然后在麥穗上產卵,此時正值小麥抽穗期至揚花期,卵期3~7
- 2015-05-22 13:13:00
-
-
-
-
冬季麥田除草的最佳時間,小麥除野麥子最佳時間
- 一、冬季麥田除草的最佳時間1、可選擇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小麥幼苗長至4片葉的時候,這是麥田除草的較佳時間,這時大部分雜草剛出土,抗藥性比較差,防治效果較佳,1次施藥可基本控制全生育期的雜草,同時因施藥時間早、除草劑殘留少,對后茬作物影響也比較小。2、但在冬季低溫的時候使用除草劑,它的藥效明顯長于高溫時使
- 2020-04-01 17:39:01
-
-
-
-
種小麥防止小麥旺長措施
- 一、鎮壓與深耕,控旺促壯。對旺長麥田,可因地制宜選用小石磙、木磙、水泥筒等工具進行人工或畜力牽引鎮壓,要選擇晴天、露水已干、表土干爽時鎮壓。生長過旺麥田,間隔70天順著同一方向進行多次鎮壓。播量過大田塊要先疏苗后鎮壓。條播麥田先深鋤(深度6-10厘米)后鎮壓。以上措施可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長,促進根系發育。二、及
- 2015-05-22 13:31:00
-
-
-
-
種小麥后期注意防干熱風
- 干熱風是小麥生育后期的一種常發性氣象災害,小麥受害后一般可減產5%-10%,個別嚴重的可達20%以上。干熱風對小麥的危害,主要是由于高溫、干旱、強風,使空氣和土壤中的水大量蒸發,小麥體內的水分消耗很快,從而破壞葉綠素等色素,阻礙光合作用進行,從而使植株很快由下往上青干。初夏時節,正是小麥灌漿時期,如遇到干熱風
- 2015-05-22 15:17:00
-
-
-
-
種冬小麥施肥技術要點
- 小麥的高產對土壤肥力有很強的依賴性。小麥施肥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小麥田氮肥用量不宜過大,也不要過小。如果前期氮肥過多易造成前期生長過旺,后期倒伏減產;如果氮肥過少,那么小麥植株達不到安全越冬的生理狀態,小麥受凍嚴重也會造成減產。二是小麥對磷特別敏感。若三葉期缺磷,會導致次生根少,分蘗延遲或不分蘗。三葉期
- 2015-05-22 14:35:00
-
-
-
-
種小麥春霜凍害的發生和補救
- 每年春季2、3月份,北方常有冷空氣爆發南下,過程降溫幅度大,過早拔節的小麥往往遭受凍害。這時對于生長過旺的苗子,要采取鎮壓的辦法,抑制生長;對弱苗合理追肥、促弱轉壯,以增強抗寒能力,同時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在寒潮到來前進行灌水,或者組織大面積統一薰煙,借以預防和減輕凍害。一、拔節后的小麥不耐寒小麥是比較耐低溫
- 2015-05-22 14:15:00
-
-
-
-
種小麥冬灌應注意的問題
- 冬灌是冬小麥有效的增產實踐經驗之一。正確進行冬灌,必須考慮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即溫度、土壤水分和苗情。冬灌的適宜溫度要求在日平均氣溫3℃左右。冬灌過早,氣溫尚高,蒸發量大,起不到灌水、增墑的作用,同時還會引起麥苗徒長,不抗凍;冬灌過晚,氣溫偏低,土壤凍結,水分不能下滲,常發生凌臺,會使麥苗受凍或窒息死亡。凡是冬
- 2015-05-22 15:10:00
-
-
-
-
小麥最佳播種期是什么時候?溫度多少?播多少量?
- 一、小麥最佳播種期1、冬性品種小麥的適宜播種溫度為16-18℃,在9月27日-10月5日左右;半冬性品種適宜溫度為16-17℃。在9月27日-10月12日;偏春性品種適宜溫度為16-15℃,在10月10日-15日左右。2、由于半冬性品種的推廣應用,以及土肥條件的改善和栽培上要求嚴格控制冬前群體,播期較傳統有所
- 2020-03-29 11:44:33
-
- · 種冬小麥苗情弱如何管理
- · 麥田什么時候打除草劑?11月中下旬或2月下旬
- · 麥子一片一片發黃是怎么回事?還能緩過來嗎?
- · 小麥田除草劑有哪些?優缺點分析
- · 種小麥中后期管理抓好“一噴三防”
- · 小麥什么時間澆返青水
- · 種小麥返青期如何看苗施肥
- · 種小麥越冬期管理八要點
- · 小麥紋枯病用什么藥
- · 種小麥返青后要防全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