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箱養殖黃顙魚之飼料的喂養
(一)飼料種類
(1)全程投喂基本安排。實際上養殖黃顙魚的飼料與池塘主養黃顙魚完全一樣,除配合飼料外,一級魚種網箱可將紅蟲、水蚯蚓作為飼料,也可投喂小雜魚為主制成的魚漿。二級魚種網箱中,可投喂魚漿和配合飼料等。三、四級網箱可以以配合飼料為主。

(2)配合飼料應根據黃顙魚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進行配制。湖北省水產研究所蔡焰值等初步研究了四個不同階段的飼料配方,作為黃顙魚配合飼料原料,有魚粉、蠶蛹粉、血粉、肉骨粉、酵母、豆粕、菜籽粕、麥麩、次粉(亦稱尾粉)、玉米粉、小麥,以及鮮魚肉醬、螺蚌肉醬和禽畜的內臟等,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進行配制。
如果采用魚肉漿和植物性粉進行攪拌成團狀飼料,可以直接投喂。但這種情況必須考慮飼料中的蛋白含量在魚種期間不低于38%,成魚期間不低于35%。
(二)投喂技術
1.設置飼料臺 一般在網箱中的內箱底部設置一飼料臺,直接將餌料投喂在飼料臺上;開始轉食時首先將飼料投喂在臺上,少量多次,誘導攝食,未吃完的飼料必須清除干凈后再投喂新鮮料。飼料臺可以是鐵皮制成,也可以是木制。
2.投喂量的確定 日投喂量主要根據黃顙魚的體重和水溫來確定。網箱養殖黃顙魚的飼料投喂,與池塘養殖黃顙魚人工飼料投喂比較,存在著少部分浪費。因此,飼料的日投喂量要比池塘養殖高10%左右。當水溫為18~23℃時,投喂量為5%~7%;水溫為24~30℃時,投喂量為7%~10%;水溫超過33℃時,投喂量應減少,超過36℃時停止投喂。每天投喂量還應根據當天的氣候、水質、食欲、浮頭和魚病等情況確定增加或減少。正常情況下,以黃顙魚能在1小時內吃完為準,如果1小時內能夠吃完,則次日可酌量增加,如果1小時內吃不完,則要分析原因,根據情況,酌情減少,甚至停喂。
3.投喂方法 黃顙魚幼魚喜歡在網箱中層攝食,喜歡活、腥、軟的飼料,隨著個體增大逐漸喜歡弱光和底層攝食。通常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喂1次,下午投喂在傍晚進行較好。投喂量應根據水溫與天氣狀況靈活掌握。投喂團狀飼料采用手撒法,每次投喂應掌握在10分鐘左右,也可以根據馴食情況少量多次。黃顙魚在網箱中的攝食量掌握,是根據餌料臺上是否有食物存留來進行,其次是投喂時細致觀察投喂點下水中魚群“陰影”的變化情況。通常觀察在開始投餌料時,魚集群密度較大,攝食高潮過后群體的“陰影”逐漸為小范圍,這樣投喂就應結束。
-
-
-
黃顙魚孕婦能吃嗎?
- 對于懷孕的寶媽來說,飲食是要非常注意的,有很多東西是孕婦不能吃的,所以孕婦在飲食方面要非常注意,既要保證營養的均衡又要保證寶寶的健康生長,黃顙魚的營養非常豐富,下面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黃顙魚孕婦能吃嗎?黃顙魚孕婦能吃嗎?黃顙魚富含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調低血壓、緩沖貧血的功效,有利于生
- 2017-08-17 11:54:39
-
-
-
-
利用微型網箱養殖黃顙魚的經驗
- 在養殖其他水產的池塘中設置微型網箱養殖黃顙魚,投資少、見效快,操作簡便。網箱設置。網箱由聚乙烯網片縫合而成,長2米、寬2米、高1.2米,網目為1厘米。網箱采用封閉擔架浮定式,底部用9目的網布做墊層,墊層邊緣高度20厘米,以減少飼料散失,網箱上部高出水面30厘米左右。用18目聚乙烯窗紗制成高10厘米、邊長30厘
- 2015-05-07 17:34:00
-
-
-
-
池塘自然繁殖黃顙魚的技術
- 近年來黃顙魚的人工繁殖技術有所突破,不少地方嘗試規模化生產魚苗魚種。但由于黃顙魚性腺結構的特殊性,人工繁殖受精率、苗種的成活率均較低,因此苗種價格較高。江蘇常州鄭陸農場從1999年開始,根據天然水體中黃顙魚的繁殖習性,摸索黃顙魚池塘自然繁殖技術并取得了成功,黃顙魚的自然交配率、魚卵受精率、得苗率均較高,苗種質
- 2015-05-07 15:32:00
-
-
-
-
養殖黃顙魚的實用經驗
- 黃顙魚,又稱黃臘丁。屬于雜食性底棲魚類,喜集群,棲息于水體底層,在弱光條件下攝食和活動。魚苗培育魚苗培育池的面積為10-20平方米,水深0.7米,長方形,池底平坦,有瓷磚鋪底或用水泥抹平。剛孵化出膜的仔魚每立方米水體可放養5000-8000尾,1-3厘米的魚苗,每立方米水體放養密度為3000-4000尾;3-
- 2015-05-07 16:08:00
-
-
-
-
養殖黃顙魚常見病害的防治
- 出血性水腫病黃顙魚出血性水腫病由細菌感染引起。該病在苗種或成魚養殖期間危害最大,尤其在苗種培育過程中較為流行,死亡率高達80%。高溫季節,該病暴發且來勢猛,蔓延快。癥狀 病魚體表泛黃,黏液增多;咽部皮膚破損充血呈圓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翻;頭部充血,背鰭腫大,胸鰭與腹鰭基部充血,鰭條潰爛,甚
- 2015-05-07 17:19:00
-
-
-
-
養殖黃顙魚鉤介幼蟲病的防治
- [病因]病原體為鉤介幼蟲(Glochidiumsp.)。蚌的受精卵在母蚌外鰓腔中發育成鉤介幼蟲后離開母體漂浮于水中,與魚體接觸后;寄生于魚體上。幼蟲靠吸收魚體營養進行變態,發育成幼蚌。[癥狀]鉤介幼蟲用足絲粘附在魚體,用殼鉤鉤在魚的嘴、鰓、鰭及皮膚上,魚體受到刺激而引起組織發炎、增生,逐漸將幼蟲包在里面,形成
- 2015-05-08 15:35:00
-
-
-
-
精養黃顙魚如何做到高產
- 1.池塘條件精養高產魚塘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面積1334—3335平方米(2—5畝),水深以1.5—2米為宜,水質清新,溶氧豐富,池底淤泥少。靜水塘必須配增氧機。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1畝)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第3天注入新水,并用“90
- 2015-05-07 16:31:00
-
-
-
-
黃顙魚科學養殖技術大全
- 因為黃顙魚在市場上非常受消費者的喜歡,所以現在有很多的養殖戶都在養黃顙魚,可是在養黃顙魚的道路上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與成功失之交臂,下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些關于黃顙魚養殖技術的知識,讓大家更好的養好黃顙魚!黃顙魚養殖技術1、黃顙魚對水質的要求黃顙魚喜歡在清澈潔凈的水里面生活,所以池水的透明度最好保持在35厘
- 2017-08-17 17:22:32
-
-
-
-
養殖黃顙魚車輪蟲病的防治
- [病因]病原體為車輪蟲(Trichodina)及小車輪蟲(Trichodinella)。以直接接觸傳播或離開魚體車輪蟲于水中自由游動轉移宿主。[癥狀]病原體主要寄生于黃顙魚鰓及體表皮膚、鰭。少量寄生時,黃顙魚攝食及活動正常,大量寄生時易導致鰓,皮膚黏液增生,鰓絲充血,體表皮膚具出血小點,食欲下降,投餌時魚體集
- 2015-05-08 15:57:00
-
-
-
-
黃顙魚不適合什么人吃?
- 黃顙魚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它有很多種類。黃顙魚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做法也多種多樣,但是它并不適合所有人吃,有一部分人是不太適合吃的,那么下面小編來為大家分析一下黃顙魚的不適宜人群吧!黃顙魚不適合什么人吃?有痼疾宿病之人,諸如支氣管哮喘,淋巴結核,癌腫,紅斑狼瘡以及頑固瘙癢性皮膚病者,忌食或謹慎食用黃顙魚。黃顙
- 2017-08-17 14:54:04
-
- · 混養黃顙魚的技術
- · 養殖黃顙魚小瓜蟲病的防治
- · 網箱養殖黃顙魚之黃顙魚的日常管理
- · 養殖黃顙魚的放養密度
- · 釣黃顙魚用什么打窩?
- · 養殖黃顙魚的幾個關鍵時期
- · 網箱養殖黃顙魚之魚種的投放
- · 稻田養殖黃顙魚的經驗
- · 養殖黃顙魚餌料的人工馴養的經驗
- · 養殖黃顙魚半人工繁殖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