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藺圖片大全 馬藺有哪些品種
馬藺是一種比較高的植物,一般在馬路邊上或者山林里面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它是一種觀賞價值高的植物,還有一定的藥用性,所以非常受人們的喜歡。關(guān)于馬藺大家還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馬藺有哪些品種
關(guān)于馬藺的品種沒有詳細的記載。馬藺別稱馬蓮、馬蘭、馬蘭花、旱蒲、馬韭等,是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白花馬藺的變種,多年生密叢草本。根莖葉粗壯,須根稠密發(fā)達,長度可達1米以上,呈傘狀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過度放牧的鹽堿化草場上生長較多。

馬藺的特征
馬藺葉基生,堅韌,灰綠色,條形或狹劍形,長約50厘米,寬4-6毫米,頂端漸尖,基部鞘狀,帶紅紫色,無明顯的中脈。

花為淺藍色、藍色或藍紫色,花被上有較深色的條紋,花莖光滑,高5-10厘米;苞片3-5枚,草質(zhì),綠色,邊緣白色,披針形,長4.5-10厘米,寬0.8-1.6厘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內(nèi)包含有2-4朵花;花乳白色,直徑5-6厘米;花梗長4-7厘米。

花被管甚短,長約3毫米,外花被裂片倒披針形,長4.5-6.5厘米,寬0.8-1.2厘米,頂端鈍或急尖,爪部楔形,內(nèi)花被裂片狹倒披針形,長4.2-4.5厘米,寬5-7毫米,爪部狹楔形;雄蕊長2.5-3.2厘米,花藥黃色,花絲白色;子房紡錘形,長3-4.5厘米。

蒴果長橢圓狀柱形,長4-6厘米,直徑1-1.4厘米,有6條明顯的肋,頂端有短喙;種子為不規(guī)則的多面體,棕褐色,略有光澤。

馬藺的生長習(xí)性及分布
馬藺對土壤要求不嚴,只要具有一定土層,在各種類型的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長,能耐-30℃的極端低溫,亦能抗40℃的高溫,在北方地區(qū)能正常越冬過夏。

其根、葉具有抗旱性結(jié)構(gòu),一般每年僅澆2~3次水即可正常生長、開花結(jié)籽。極耐鹽堿,種子在含鹽量0.4%的條件下能正常發(fā)芽,植株在含鹽量0.5%、pH值8.8以下能正常生長發(fā)育。

有極強的抗病蟲,鼠害能力,一般馬藺種子或植被從不發(fā)生病蟲鼠害,與其他植被混植也極少發(fā)生災(zāi)害。但在干旱、高溫、貧瘠、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下,馬藺的地上部分生長量會降低,同時根系會更加發(fā)達以保證其在不良環(huán)境中正常生存。

分布于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也產(chǎn)于朝鮮、俄羅斯及印度。

馬藺的價值
觀賞經(jīng)濟價值:馬藺是美麗且神奇的治理水土、保持護坡的植物,能夠保持水土,而且它還有著美麗的外觀,頑強的生命力并且便于種植管理,所以說它擁有良好的美化生態(tài)功能且具有經(jīng)濟價值。

藥用功效:馬藺味咸且苦、微甘、性微涼,可清熱解毒。有止血利尿的作用,主治吐血喉痹,大小便不通等問題,馬藺葉可以治療治喉痹,癰疽和淋病等。馬藺的根也可以清熱解毒,和治風(fēng)濕痹痛等癥狀,馬藺子也是一味不錯的中藥味甘,也具有可清熱解毒,止血。主治瀉痢,白帶,黃疸,風(fēng)寒濕痹,吐血等癥狀。

看了上文中關(guān)于馬藺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它的了解又更深了一些。馬藺的生命力很強,既能耐高溫又能抗嚴寒,所以目前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分布。馬藺還能入藥哦!這樣的馬藺大家喜歡嗎?
-
-
-
馬藺怎么養(yǎng) 馬藺養(yǎng)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 馬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在我國分布的區(qū)域很廣泛。馬藺因其觀賞價值高、藥用價值大而被人們所喜歡,以前都是野生的較多,現(xiàn)在還有很多人種植它。不過在種植之前,需要對它的種植方法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馬藺怎么養(yǎng)1、繁殖:馬藺通常用分株、扦插的方式進行繁殖,也可用種子進行繁殖。分株繁殖多于初冬或早春休眠期進行,扦插繁殖多在
- 2018-03-29 16:04:34
-